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,在住宅产业领域中存在着不小的差距,主要问题有:
(1)住宅建设基本上仍是粗放型,科技贡献率低。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不到30%,不但低于国外发达国家,也低于农业产业(40%)。按照国际通行说法,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%才能算是集约内涵型发展的产业。
(2)住宅产业的自我完善和创新条件并未建立起来,传统陈旧的技术仍在被大量的采用,先进的技术及技术革新往往被建设中的短期行为而排除在外,得不到采纳。
(3)住宅产品的工业化程度低,配套性、通用性差,生产规模小,住宅与住宅产品的协调工作滞后;产品之间的连接缺少界面的成套技术配合;产品、材料及配套产品品种少(1997年统计美国有5万多种,日本有1万多种,中国不足2000种)质量差。住宅设备、产品与建筑设计脱节,造成材料和能源上的浪费。
(4)节电、节能、节水等的先进环保技术尚不能有效地得以推广。目前普遍使用的实心粘土砖建房,每年毁田12余万亩,由于房屋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差,供暖效率低,采暖地区能耗为相同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三倍;我国水源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/4,但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60%,城市污水的回用率是发达国家的25%。
(5)住宅建造工业化程度低,劳动生产率在低水平线上。目前人均年竣工面积为美国和日本的1/5和1/6,建筑业增加值仅为美国的1/20、日本的1/42。
(6)我国现有的住宅建筑体系,大多数局限于体系的结构形式或施工技术,没有从建筑整体出发,有机地、系统地将设计、生产、运输、管理等各部分进行综合,属非成套技术状态。因此造成质量低,功能差,成本高,效益不明显。
(7)近年来我国新材料新产品有了很大的发展,但存在的问题有:一是材料、产品与技术不配套,质量不高,形不成成套技术,不能发挥新材料新产品的优越性并保证质量,从而影响了体系整体的发展。例如墙体改革,许多地区将混凝土空心砌块作为发展的新型砌筑材料,经试验证明,砌块结构通过配筋的抗震构造措施,完全可以满足八度抗震设防要求的九层住宅,扩大它的应用范围。但由于对砌块的特性认识不够,没有进行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,出现了渗漏、开裂等问题,使之推广困难。二是住宅产品尚未形成配套系列,不少产品无标准控制,无法在建筑中配套使用,未能形成从主体结构到内外装修、从建筑设备到施工方式的全套体系技术的贯通。例如模板制作技术的缺陷,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效;轻质材料的缺乏和价格昂贵,影响框架体系的发展;建筑设备管线几十年一贯制,在工业化体系中均以手工安装为主等等。